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西苏 > 文化旅游 > 旅游指南 > 美景
乌兰牧骑
来源:苏尼特右旗 发布日期:2015-11-13 13:29 浏览次数:
字体:[ ]

“乌兰牧骑”就是内地歌舞团的名字。 “乌兰”为“红色”之意,“牧骑”为“树杈上的嫩芽”。翻译成汉语是“红色的嫩芽”,后来又被人们引申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或“红色文化轻骑兵”。
乌兰牧骑是苏尼特人的一大骄傲。2013年1月9日,苏尼特右旗被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地”。

1957年,苏尼特右旗民间文艺活动开始活跃起来。旗直机关、企业、学校每个周末都要自发的搞联谊活动,唱歌、跳舞吸引了好多群众驻足观看。特别是逢年过节,各单位还自编、自导、自演一些节目下牧区巡回演出,很受牧民欢迎。原文化室文艺宣传队组织形式和演出方式显然不能适应牧区地广人稀的特点了。为了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宣传活动,6月17日,旗领导决定成立一支专业演出队,队长由原文化馆馆长出任,演员中有机关工作人员、牧民共9人。配备了两辆“勒勒车”、四件乐器。
就这样,享誉全国、世界有名的文化宣传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在苏尼特草原宣告成立了。
起初的几名乌兰牧骑队员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比如,报幕员,报完幕便拿起一件乐器弹奏起来,伴奏之后,还能为您献上一曲独唱歌曲,舞蹈演员们登场,报幕员又在队列中出现。演出前后还是图片展览讲解员、日用商品售货员、时事政策宣传员、业余文艺辅导员和摄影员、播音员、理发员等。
他们来自草原,来自农牧民,他们和草原、和农牧民群众有着永远分不开、扯不断的情结。他们想农牧民所想,急农牧民所急,送农牧民所需,摸索出了“牧忙分散、牧闲集中、灵活机动、方便群众”的活动方式,在农牧业大忙季节,他们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构思创作。闲时,他们则演出根据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加工创作的小型文艺节目,演出不受场地、舞台、布景、灯光、音响、乐器、服装等限制,因而被誉为“一辆马车上的文化工作队”。
乌兰牧骑的这一特点正是由其服务宗旨所决定的。他们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深入到蒙古包,使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活在文化贫瘠、信息闭塞的草原上的人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文艺队伍。所以,蒙古族老乡亲切地称之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
1957年9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召开全区群众文化工作会议,推广了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试点经验。从此以后,乌兰牧骑之花就开遍了内蒙古自治区。 

半个多世纪以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每年都能创作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乌兰牧骑演员一直与牧民情相依、心相连,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乌兰夫、习仲勋、杨静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并多次接见过参加全国巡回演出的乌兰牧骑队员们。对于乌兰牧骑所坚持的先进文化的方向,党的三代领导人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周总理多次叮嘱队员:“不要进了城市,忘了乡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望你们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邓小平同志题词:“发扬乌兰牧骑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题词:“乌兰牧骑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旗乌兰牧骑有了自己的办公大楼、流动舞台车和全区最大的2000平方米的多功能排练厅。同时,他们更新了灯光、音响、乐器、服装、道具等设备,配备新队员时也注意选拔专业人才,据统计,现有50多名队员中,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80%。
乌兰牧骑自诞生以来,先后创作音乐、曲艺、木偶戏等作品两千多个,多次在全盟、全区乃至全国获奖,获奖作品多达六百多个,参加拍摄过电影《祖国啊,母亲!》、电视剧《马头琴的故事》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乌兰牧骑还作为文化艺术的友好使者,走出国门访问演出,把友谊的歌声传播到世界各地。 

2012年2月23日,代表我国赴美国巡演的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回到故乡。在10天的时间里,15名演员在洛杉矶、圣地亚哥、拉斯维加斯、旧金山等地奉献4场精彩演出,观众达2万人。他们把独特的蒙古族艺术文化带到了大洋彼岸,受到美国观众的欢迎。
2012年11月7日晚,乌兰牧骑为党的十八大献礼,在首都北京解放军歌剧院隆重上演蒙古风情音舞诗《我从草原来》,为首都人民激情奉献独具草原文化特色的艺术盛宴。
乌兰牧骑是时代的骄子,也是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者。近60年来,乌兰牧骑队员走了一批又一批,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乌兰牧骑扎根基层、面向群众的初衷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本色没有变。
 所有这一切,是乌兰牧骑历久弥新的法宝。因此,乌兰牧骑青春常在,乌兰牧骑旗帜不倒,乌兰牧骑事业灿烂辉煌,这就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骄傲------草原上的乌兰牧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