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5252401167430X8/2023-00002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文 号 | ——— | |
成文日期 | 2023-01-30 09:24:30 | 公文时效 | 有效 |
各位代表:
受旗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我旗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及多轮疫情冲击,在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旗上下主动应对内外环境的超预期变化,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承压前行、稳中见韧,社会民生有力保障、持续改善,全年各项重点任务积极推进、成效明显。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5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4607元和16996元,增长4.3%和7.6%。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稳进提质措施有力有效,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一是有效投资量质齐升,拉动作用凸显。通过建立“旗委半月调度、政府周调度、部门日调度”和“四个一”(一个项目、一名处级领导牵头、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运行机制,确保了48个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开复工率达到了97%,完成投资21亿元,开复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分别增长了16个和31个百分点。受重点项目投资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6%,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14%,增速位列全盟第5位,社会投资占比超过50%,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集二铁路能力补强工程、一改高公路、G331公路、智慧广电宽带网路覆盖与服务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发挥了有力的带动作用。资金保障力度不断增强,全年争取到上级预算内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11万元,有效保障第二中学餐厅、苏尼特羊种质资源场、赛汉塔拉镇净水厂扩建等项目顺利实施。同时,积极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成功举办了“新能源+新材料”招商推进会,全年签约项目12个,落地了包括羊尾脂油研发转化精深加工项目在内的10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资金达到9.54亿元,同比增长63%。
二是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落实。面对多重压力和多轮突发疫情,围绕助企纾困和高质量发展,我旗配套制定了稳经济40条、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36条等系列政策措施,为减轻企业负担、稳住经济大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全年新增留抵退税、减税降费1.19亿元,降低企业用电成本570万元,投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92亿元,延期偿还本息7108万元,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1.2亿元。着力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扎实推进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3.0版落地,细化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任务261条。学习借鉴北京经开区“亦庄模式”,提档升级政务服务大厅,启动全盟首个“跨市通办”,先后与乌兰察布市的9个地区签订“跨市通办”协议,129项高频事项实现跨域联动、一事协同。“12345”服务热线工单及时接受率99.9%、解决率95.26%。扎实开展“五大起底”行动,消化处置闲置土地108.5公顷,盘活沉淀资金757万元,有序盘活停产项目、“半拉子”工程10个。
(二)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发展实力稳步提升
一是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逐渐形成。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全年农作物产量、肉类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蔬菜产量同比增长248%,油料产量同比增长26.4%,粮食产量同比增长527.6%,青饲料产量同比增长42.9%;肉类总产量同比增长20.4%。持续实施“优羊增牛”“优羊增驼”战略,全年出栏牲畜达58.95万头(只),同比增长4.4%。积极培育国家级肉羊核心育种场1处,巩固提升扩繁场9个、核心群132个;巩固提升2处肉牛核心群和1处种牛场;苏尼特双峰驼养殖带初见规模,达到8000峰,骆驼养殖户达到100余户。草原肉羊产业集群、苏尼特羊遗传资源保护、国材北丝双峰驼繁育基地等一批畜牧业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二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工业经济高效运行质量效益双提升。 传统工业持续发力。全年实现产值过亿元企业6户,金曦黄金、苏尼特碱业、华兴实业、新蒙新材料等重点企业克服疫情影响稳定生产,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达27.8亿元;宝德利萤石矿年产30万吨采选工程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伊诺年产1000吨动物蛋白项目、华兴实业年产10万吨锰硅合金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基地基础进一步夯实。截至2022年末,全旗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11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0.6亿度,年产值达到5.67亿元。京东方20万千瓦牧光储综合示范、中科凌胜1万千瓦分散式风电等项目如期实现并网发电,兴启源1.2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工建设。
三是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支撑作用日益突出成为经济新引擎。全旗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占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9%,拉动全旗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增加值增长均超过10%。顶住疫情的冲击,旅游业逐步恢复,全年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达到10万人次、3000万元。现代物流业蓄势待发,双赢物流二期扩建、远通物流集散中心仓储库房等项目如期开工,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完成5.4亿元,增长13.9%。年内投资300万元在乌日根塔拉镇乌日根社区改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了95%。金融、商贸等服务产业持续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6亿元。公路货运周转量增长8.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5.1%和14.2%,市场主体新增108户,同比增长9%。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328万美元。
(三)生态保护治理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是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碳达峰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实行了能耗强度严格控制、总量弹性管理,强化新上项目能耗强度标杆引导,确保能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在任务目标范围内。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准入。对新蒙新等2家高耗能企业开展节能审查。绿色建筑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水平不断强化,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86.23%。完成了党政大楼和纪委大楼“煤改电”清洁取暖改造;固体废物领域环境管理不断提升,全年共规范处置危险废物110.98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9.89%,提高了7.9个百分点。赛汉塔拉镇空气质量达标率98.74%。赛汉塔拉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项目已完成自主验收。
二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力。中央环保督察第一轮和“回头看”、草原专项行动137项任务全部整改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12件群众信访案件均办结,15项整改任务正在有序推进。全面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违建坟墓27座,集中安葬2个,恢复草原功能70.5亩。全年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封沙育林等各类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共98.62万亩;完成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积58.3万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2.8平方公里,在全盟率先完成全域历史遗留废弃采坑“清零”目标。
(四)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推进赛汉塔拉镇污水处理厂扩建有序推进,8个老旧小区改造、14.65公里供热管网改造的市政工程全部完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前期手续顺利推进。1837套城镇已售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1.6%。全年共清运处置生活垃圾1.6万吨,生活垃圾处理率100%。赛汉塔拉镇至乌日根塔拉镇城乡客运班线顺利开通。
二是乡村振兴提档升级。全年投资1.36亿元,实施各级衔接资金、京蒙协作资金、中航定点帮扶项目69个。完成了2012年以来共计6.45亿元扶贫资产的清产核资。为4300户农牧户安装了无线和有线电视。实施危房改造16户,新建水源井75眼、储水窖60个、集中供水工程1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69人次,输转劳务工0.4万人,创劳务收入超过5000万元。实施养护工程27.6公里。新建农网线路682公里,为554户牧户接通网电。新改建农牧区户厕141户,4个苏木镇垃圾处置点建成投用,农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63%。
(五)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一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187人,农牧民转移就业372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14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稳步推进。城乡低保保障标准提高至740元/月。有效防范化解劳动关系矛盾风险,为1602名农民工追发工资1231.33万元,结案率100%。高效解决农牧民燃“煤”之急,为全旗4115户农牧户发放暖心煤1.17万吨。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建成全盟第一家未成年保护中心。为城乡低保、特困、重度残疾等代缴养老保险费34.8万元。统筹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提高保障能力,医保基金支出城镇职工2527.09万元、城乡居民1497.1万元。
二是教育水平全面提质。2022年中考成绩位列全盟首位。在本旗就读的应届生普通本科综合上线率达到69.5%,普通高中一本上线率稳步上升。投入5800余万元,实施了新建赛汉塔拉、额仁淖尔苏木幼儿园、第一中学餐厅、第二中学餐厅、苏木镇幼儿园办学条件改善等项目,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硬件”保障。
三是公共医疗服务持续提升。坚决阻断疫情扩散传播,快速打赢了3轮疫情歼灭战。积极推进疫苗全程接种任务,新冠疫苗首剂累计接种5.8万人。严格落实鼠疫防控措施,完成电台疫点等60万平方米灭鼠及镇内各街道、重点行业等35万平方米消杀服务,监测踏查累计面积1031平方公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政策全面落实。借助与上级医院医联体、协助帮扶等平台,派驻专家20余名,逐步加强了旗级医疗机构的专科建设。朱日和镇鼠疫监测点业务用房及P2实验室已投入使用,蒙医心身医学健康讲堂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四是不断开创文化体育事业。乌兰牧骑创作了《这一路有我们》《光与影》《我是小小防疫宣传员》等10余部优秀原创作品。乌兰牧骑排练厅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启动了毕鲁图庙朝格秦殿的抢险加固工程,协助发掘吉呼郎图匈奴墓群,申报1处文物保护单位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制作了《探寻地域文化脉络“让文物活起来” ——苏尼特右旗文物宣传纪实》的文物安全专题宣传片。推动全民健身,制定出台了《苏尼特右旗全民健身五年计划(2021-2025)》。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力打造“五区一支点”,加快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全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上级下达的能耗强度和减排指标。
(一)围绕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契机,打造我旗全域生态安全格局。
一是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推动以草定畜定牧,年内落实禁牧196万亩、草畜平衡3092.16万亩。有序实施封沙育林1万亩,人工造林0.1万亩、草原生态修复11.42万亩、林草有害生物防治30万亩、围栏封禁15万延长米。规范矿山开发治理与保护利用。探索“矿山修复治理+存量资源经营”开发模式。
二是推进绿色低碳节约集约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1+N+X”政策体系落实,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探索构建体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现生态补偿的林草碳汇开发机制。严格落实《“两高”项目低水平盲目发展管控目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实施铁合金、碱化工等领域重点企业节能节水改造。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围绕能源、矿产资源等重点领域和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重点环节,加强科学配置,提高循环利用水平。加大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年内推进安徽巨胜工业固废年产24万吨微纤维及其制品、江苏华纳风机叶片、塔筒、风机基础等固体废物循环再利用等项目落地我旗。深化土地资源综合整治,严格城镇开发边界管控,强化对城镇建设发展的刚性约束,到2023年末处置批而未供土地6公顷。
三是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各项整改任务。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旗创建工作,争取年内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旗基本达标。持续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全面达标,确保空气质量稳居全盟前列。打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攻坚战,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实施耕地周边污染源整治,强化污染地块环境准入和风险管控。在2个行政村开展生活污水处理,新建户厕156套,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70%。
(二)围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契机,做好我旗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一是加快新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要“抓大不放小”,全力争取“大基地”建设,力争蒙能新能源大基地落地我旗,国电火电灵活性改造风电和京东方二期等项目取得建设指标,二连微电网2号集群建设项目(23.8万千瓦风电项目)、睿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46万千瓦)年内并网发电。大力推进“小分布”并网,确保兴启源1.2万千瓦分散式风电、国天1万千瓦分散式风电等4个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项目年内并网发电,争取到2023年末,新能源并网装机突破200万千瓦以上。
二是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锡西500千伏变电站年内开工建设,积极配合锡西—东苏—塔拉500千伏北通道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电网支撑保障能力,形成更加安全可靠的电网网架结构。
三是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佳木斯发电机制造及箱变检测维修项目、铁铬液流储能电池项目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落地,建设风力发电设备维修制造基地,初步形成发电机、箱变检修制造以及风电巡检和运维能力。
四是推进资源绿色安全开发利用。积极打造工业绿色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直供电形成的绿色“电价洼地”。依托二连微电网2号集群建设项目(238MW续建项目)、睿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建设,推动新蒙新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睿创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尽快落地投产。与此同时,要全力以赴盘活二连微电网1号集群存量资源,为新材料制造及下游应用产业项目集群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契机,推动我旗向现代化农牧业大步迈进。
一是大力提升设施农牧业建设。以赛汉塔拉镇蔬菜农场为主导,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控制度,2023年,设施农业面积从2021年的200亩增加到300亩,产量达到600吨。加快推进草原肉羊产业集群、国材北丝1000峰以上现代化规模化骆驼养殖基地建成达效。
二是不断提升种业振兴工程。新建苏尼特羊扩繁场5个、核心群20个;培育苏尼特羊优质家系8个,核心育种场种群规模发展到2000只以上;加快推进苏尼特双峰驼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程,新建1处苏尼特双峰驼保种场;新建肉牛核心群4个,建立冷配站点25个,完成冷冻精液配种6000头以上,繁殖成活率达到87%以上。在阿其图乌拉苏木、赛罕乌力吉苏木、桑宝拉格苏木和赛汉镇等奶源集中区域实施一批奶业振兴项目;依托国材北丝双峰驼繁育基地的建设,新建4处标准化驼奶收购站点,年内力争挤奶户规模达到100户,年产鲜驼奶1350吨以上。
三是持续优化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实施蒙郭勒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提档升级项目,进一步提高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确保肉羊、肉牛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70%和10%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业与农牧业产值比达到1.8:1;加快牲畜骨、血、脏、油脂、肠衣、皮毛等副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羊羊牧业与中国农科院羊尾脂油研发转化项目建成运行,争取羊肠衣加工项目年内落地。进一步提升公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争取注册“苏尼特双峰驼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努力融入锡林郭勒区域公用品牌,策划实施“草原熊猫羊”“我在草原有只羊”等一系列线上线下品牌推广活动,力争实现品牌产品综合溢价5%以上。
(四)围绕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契机,积极构建区域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旗上下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绿电+优质先进高载能、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落实好自治区提出的招商引资三年行动。全力优化审批流程,强化土地、矿产、金融等要素,立足我旗电价洼地,锚定“头部”“链主”“群主”等靶向企业,采取以商招商、以会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形式,沿着产业链上下游、空白点开展链式招商,推动对接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快落地、落地项目尽快开工。年内计划举办招商活动2场,对接企业100家以上,签约产业项目10个以上,引进到位国内(区外)资金12亿元。
二是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以打造“审批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优化提升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效能,继续压减审批环节、审批材料、审批时限。推动帮办代办服务向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整合高频服务事项,力争企业群众密切关联事项“一次办成”;加快推动重点项目代办帮办服务,实现由“企业跑”变“政府跑”。深入“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持续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12345 热线制度规范体系,积极受理和回应企业诉求。
三是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资源,进行“点对点”精准对接,积极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争取在产业互补、基础共建、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新成果。整体提档文旅产业,利用“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红色资源和品牌效应全面实施“文旅+”发展战略,加强与中航集团和二连、乌兰察布等毗邻地区的区域协作、互联互通,推出旅游精品线路。同步促进对外贸易增量提质,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34.65万美元。
(五)项目支撑产业升级,逐步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以高标准规划引领项目高质量落地。借助“十四五”中期评估的契机,要抓紧“回头看”,通过评估,精准找出落实“十四五”规划的难点堵点,并且明确科学解决的意见举措,发挥好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围绕现有产业链,精准梳理谋划一批符合我旗实际的好项目、大项目。力争把新引进、新谋划的项目挤进上级“十四五”规划的大盘子中去。同时,要全力保障规划中项目的审批、用地保障、开工建设、融资贷款等要素,按照“前期项目抓开工、新建项目抓进度、续建项目抓投产”总体要求,推动54个(含储备项目13项)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力争年度投资总量突破25亿元。把争取资金作为稳经济、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打好申报基础,切实提升18个争取资金项目的申报成功率。
二是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聚焦重点产业升级提效,突出抓好规上企业的生产要素保障,力促金矿、碱矿、铜矿等规上工业企业稳定生产;加快推进宝德利巴彦敖包萤石矿项目实施进度,年内形成有效投资;推动金矿毕力赫金矿区Ⅱ号矿带深部金矿石开采扩能、白音哈尔金矿区地下开采扩能、金曦黄金矿探转采、朱日和铜业产业链延伸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落实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大力盘活具备条件的矿业权,推动宝武钢铁集团在我旗进行铁矿资源安全有序整合开发。同时,要同步振兴制造业,争取中叉电动智能工程等装备项目落地,着力培育壮大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服务业不断现代化。大力发展康养度假、运动探险、民俗体验等旅游业态,同步提升农牧区旅游资。谋划发展康养旅居产业,积极引进优质企业,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服务项目。大力发展线上消费,力促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优化升级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年内新增朱日和镇、额仁淖尔苏木、桑宝拉格苏木等3个客运站作为交邮融合示范点。同时,在中航定点消费扶贫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旗电商供应链服务基地与京东物流实施的京东物流锡林郭勒云仓作用,开展与北京经开区企业的消费帮扶工作,扩大农畜产品线上交易规模,力争年内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8亿元。以科技赋能服务业产业,年内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力争科技成果登记总数达到4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万元。
(六)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一体推进。
一是打造高品质新型城镇。年内完成工行小区等9个老旧小区、300套城市棚户、供热管网57.4公里、供水管网22公里、污水管网26公里的改造工程;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建成投运;尽早启动朱日和镇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配套建设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工作。积极推进赛汉塔拉至乌兰察布集宁区、赛汉塔拉至二连浩特城际公交运营通车。
二是推进脱贫巩固和乡村振兴双提质。继续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放在工作突出位置,继续深化京蒙协作和社会定点帮扶,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年内计划投入各级各类衔接帮扶资金1.2亿元,实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42个。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嘎查村建设,以2个盟级示范嘎查为引领,着力打造乡村振兴“西苏样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方面,加快推进乌日希勒图至国道208项目、达来-巴彦塔拉等项目建设进度,年内开复工建设农牧区公路100公里;水利方面,加快推进农村牧区安全饮水供水保障和边境嘎查水利建设等项目,年内新建水源井99眼、储水窖43处,有效保障农村牧区饮水安全。电力方面,进一步强化网架结构,完成新能源通电 197.6 公里,农网改造升级 26.2 公里。信息化建设方面,新建4G通讯基站4座,5G通讯基站30座,不断提升全旗网络延伸覆盖率。
(七)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全面统筹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大推进力度,确保赛汉塔拉幼儿园建设项目有序推进,第二中学餐厅、中小学幼儿园消防改造等项目年内投入使用。推动综合高级中学综合楼、第二小学体育馆及运动操场、第五小学综合楼和运动操场项目各项前期手续。着力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推进蒙医心身医学健康讲堂建设项目年内投入使用、医疗卫生提标扩能建设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控鼠疫、新冠等疫病流行。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有序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秩序和分级诊疗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高文化共享工程和“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基层服务点的业务能力。深入实施全民健身五年计划,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全民身体素质。
二是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重点抓好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农牧区劳动力等群体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促进就业供需精准对接;着力抓好以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持续加大根治欠薪力度。加快烈士纪念碑改扩建、公办养老服务、旗殡仪馆、四宝山及安详公益性公墓等项目建设。做好粮油、肉类等重要农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全力抓好各领域安全生产,坚决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苏尼特右旗。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旗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旗人大监督,虚心听取旗政协意见和建议,守望相助、团结奋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奋发有为地做好2023年各项经济社会工作!